开场有个花絮,已经十分钟了,后排的女观众真的以为走错了房间,嘟囔着放的什么乱七八糟的,这么吓人。还是她的闺蜜比较聪慧,说没错,前面写了导演的名字叫彭浩翔,就是这部片子的导演,没错。
一听就知道,这两位并没有看过《春娇》前两部,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来捧场,彭浩翔喜欢用恐怖片开场的小把戏还是能骗到一些观众的。接下来的故事估计喜欢看的人都看过了,余春娇和张志明再一次卿卿我我,然后分分合合,中间遇到了一些小误解,闹了一些小情绪。
彭浩翔的特点就是如此,总是能在一些小情节中营造一些小趣味,屎尿屁也好,大姨妈也好,大狗强奸小狗,各种双关语,加上一批林林总总的怀旧元素,戏分不够就用音乐凑,包括小双侠这样的冷门元素,也有冬瓜汤大战钆钆刚这样不知道从哪里挖出来的桥段,总之,狭窄的都市空间里处处都有生趣,只要你善于寻找。
经过了八年的爱情拉锯战,余春娇和张志明修成正果,而看完《春娇救志明》之后,尽管两位主人公在三部曲都在近似无所事事的状态中谈恋爱,倒也并不是没有对现实的探讨,比如说余春娇的父爱缺失症,因为父爱的缺失,她一直是对婚姻缺乏完全感,照理来说,她应该像Apple一样,找一个年纪比较大,成熟稳重的男友,例如第二部《春娇与志明》中徐峥扮演的SAM就是不错的选择,可是她并没有选择SAM,而是选择了一直扮演小弟角色的志明。
照正常逻辑,缺失父爱,再找一个小男友,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式的自虐行为,这恰恰是彭浩翔的聪明之作,别人都以为缺什么补什么,像吃核桃补智商,吃牛肉被肌肉一样,那只是低级的疗法,真正的正确补法却是以毒攻毒,比如恐高的人多登高,体弱的人多锻炼,若没有迎难而上,永远就不会克服困难。
所以说,春娇一直在不自觉的挑战自己,“长不大”的志明正是她的苦口良药,纵然有千般不如意,万样小矛盾,但只要能抓住志明,她就有机会破突心理障碍,消除父亲在内心留下的成长阴影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《春娇》系列并不仅仅是一部只有下三路,没有情怀和温度,影片用这样一对非常规的姐弟恋,解开的是一个父爱缺失症的难题,彭在自己的几乎所有作品中,都会有一个不靠谱的老爸形象,比较明显的《伊莎贝拉》,还有《人间小团圆》,以及刚刚公映后由他监制的《指甲刀人魔》,似走还留的父女情一直是他的得手项目。
影片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元素就是角色扮演,春娇和志明在台湾玩角色扮演,然后遇到了地震,春娇对志明没能一直守到自己身边而灰心,导致了又一次分手,这个情节说明了生活中,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够扮演自己所需要的那个角色。
可是,志明扮演不出一个成熟的恋人形象,春娇父亲也不能扮演一个好父亲,同样的,志明也不能再扮演“干妈”的好哥哥,当对方不能够按自己的剧本来,唯一的做法就是改变自己,适应对方的角色。
其实,春娇才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,当她在浴缸里演起了自杀的戏,非常的让人感动,当她试着改变自己的角色,去接受别人,她就真正的长大了。